天源证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读道FM老舍为什么不做斜杠青年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3/1/23 16:28:00
轻度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9386806.html
                            

原创读道小组戴莉读道书单

大家好!这是读道FM的第十一期。“戴你读小说”,还在继续。

戴老师上期和我们一起回顾了《骆驼祥子》的故事,她认为,不能把祥子的悲剧归结为命运,而更愿意从人生选择的角度来做解读。

人,往往只能根据已知的条件,进行权衡,做趋利避害的选择。

但现实情况经常千变万化,人生路上的变化决定了我们选择的结果。

我们只能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承担后果。

我们好奇的是:老舍为什么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老舍自己的两次人生关键选择是怎样的呢?

一次是,他要不要辞职,到底是专门从事写作,还是不辞职,做一名斜杠青年?

另一次是,年,当时远在美国的他,要不要回到中国来?

如果不回国,年,他是不是就可以避免自杀的悲剧?

老舍对中国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等待戴老师来做解读。

各位爱读书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北京工业大学的老师戴莉。上次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了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祥子从一棵健壮、沉默的白杨,变成一具行尸走肉,有人说祥子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这个我不赞成。所谓命运,我们知道,就是无论你怎么挣扎也无法摆脱的结局,你的每一步行动都是朝你既定的结局在迈进。命运悲剧最典型的作品是《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生下来因为被预言长大后会弑父娶母,于是父亲将他抛弃。父亲试图改写命运,但是我们看到儿子在命运道路上朝着既定的结局一步步往前迈进:我们看到他走上命运的三岔路口,我们看到他失手杀死老人,我们看到他猜出斯芬克斯之谜,我们看到他拯救城邦和万千子民,我们终于看到他被人民拥戴,迎娶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自己的母亲。作为读者,我们见证了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完整过程,所谓的命运。

命运是生产力不发达时代的我们对于悲剧的解释。曹禺也有一个致敬希腊命运悲剧的伟大作品:《雷雨》。《雷雨》中最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是周萍。周萍似乎也被命运下了魔咒,先和自己的继母蘩漪恋爱,深受不伦恋道德困扰的他希望完成对自己的救赎,慌乱中抓住自己身边的姑娘,没想到这一次更彻底,四凤居然是他同母异父的妹妹。

所谓命运,就是你极力想摆脱,但是你的每一步挣扎都在向结局推进的东西。我不认为祥子的悲剧是命运悲剧,因为最后的堕落是他主动的选择,而不是早已经写好的结局。我更愿意从选择的角度来认识祥子,是希望,我可以从祥子的悲剧中汲取可以为我所用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反馈自己的人生。

不过,选择最大的难题在于:趋利还是避害?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摆脱利害关系尊重内心意愿?我们只能从已知条件进行权衡,而情势千变万化,那些人生路上的变化决定了我们选择的结果。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关于老舍的人生故事。我想通过老舍和他的两次人生选择来感受作家的人格魅力,从这两次选择来认识这个人民的艺术家。

老舍不要当斜杠青年

年,31岁的老舍接到济南齐鲁大学的聘书,从新加坡回国。回国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老舍这时候犹豫的是,要不要接受聘书当一个教会学校的老师。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发表了一些很有影响的作品,包括《老张的故事》、《赵子曰》、《二马》等。如果不算早期那些尝试性的写作,老舍的创作生涯可以从年开始算起。年老舍在英国伦敦教书为业,远离故土,他开始尝试用文字贴近母国,表达故国之思,抒发自己的乡愁。从年27岁在英国伦敦开始写作算起,到年,老舍一边教书一边写作,这样的斜杠青年的状态已经持续了四年。教书育人是主业,写作是副业,主要是在寒暑假的时候进行。他不喜欢这样的状态,主要是不喜欢教书,他说:

“我不喜欢教书,一来是我没有渊博的学识,时时感到不安;二来是即使我能胜任,教书也不能给我象写作那样的愉快。”

老舍非常谦虚,说自己不想斜杠的原因是能力上不够,没有渊博的学识,不足以为人师,他说即使能力够,他也不想跨界,因为自己更享受写作本身带给他的愉悦。

无独有偶,教书和写作这两个职业的选择困惑,除了老舍,还有一个作家也有过同样的困扰,就是鲁迅。年在伦敦当老师的老舍开始尝试写作,年45岁成名已久的鲁迅给许广平写信说:

对于此后的方针,实在很有些徘徊不决,那就是:做文章呢,还是教书?因为这两件事,是势不两立的:作文要热情,教书要冷静。兼做两样的,倘不认真,便两面都油滑浅薄,倘都认真,则一时使热血沸腾,一时使心平气和,精神便不胜困惫,结果也还是两面不讨好。

鲁迅说教书和写作两个职业势不两立固然夸张,但是两个职业要求的素养不同导致无法兼顾,是鲁迅和老舍的共同顾虑。老舍和鲁迅二者必居其一的职业选择和我们当下技不压身,能者多劳的斜杠青年的追求不同:首先当然是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写作领域的翘楚,斜杠会分去他们的精力,而现在我们生活的商业社会,多劳背后的指向是多得,所以我们大城市的斜杠青年们的追求也不是鲁迅和老舍们生活的时代所能给予的。

一是不能,二是不愿,31岁的老舍犹豫要不要专心从事写作,但是除了能力和意愿,工作选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职业回报。辞去教职以稿费来营生,这是一件很冒险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犹豫归犹豫,年老舍还是非常现实地接受了一纸聘书,从新加坡回国来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继续这种平时教书闲时写作的生活。他自己说是因为却不过朋友的好意,但是自己内心也清楚,选择做这份自己既不擅长也不喜欢的工作,是因为当老师有稳定的收入,他需要这份稳定的收入维持生活。

在齐鲁大学呆了两年,适逢学潮,老舍辞去教职,这一年老舍33岁,齐鲁大学文学教授的工作,他依然不享受。但是要不要借此专心写作,他还是犹豫。无法决定,于是老舍去了上海,想通过实地考察当时国内的文化中心上海的情况,看看职业作家有没有可能。

实地考察的结果是不能。“一二八”事件发生之后,上海的出版业、文化界遭到重创。老舍不是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理想和生存之间的距离他看得很清楚,所以从上海考察完之后老舍人生绕了一大圈,他又回到青岛。年,35岁的老舍接受山东大学的聘书,继续一边当老师一边写作的生活。

老舍还是不喜欢这样的状态。在山大工作两年之后,学校闹风潮,这一次,年,他没有再去上海考察,也没有跟家人商量,直接辞去了山东大学的教职,专心从事《骆驼祥子》的写作。这一年老舍37岁,他决定辞职当一个职业作家,《骆驼祥子》就是他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他说,这一炮要放响了,他就继续当作家,每年写两部长篇小说,用以谋生。如果这一炮哑了,那他就回去教书,也许是完全放弃写作。

职业选择的困惑,在我们当下也会发生。是选择稳定的体制内工作还是富有变数、充满挑战的自由职业?是选择自己擅长却不稳定的,还是自己不擅长但是能带来稳定收益的工作呢?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老舍也不例外。从31岁到37岁,老舍一直在辞职和不辞职之间犹豫,动摇,做过调研,也给了自己充分的时间来进行选择,最后还是听从内心的决定,选择了当一个职业作家,告别稳定的体制内生活。

我们选择的时候可以权衡利弊,尊重内心,但是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预料也无法控制的,就是我们生活的时代。《骆驼祥子》是老舍作为职业作家的第一炮,年9月,《骆驼祥子》在上海的杂志《宇宙风》上开始连载,这是一个半月刊杂志,老舍预计一年的时间24期刚好连载完。但是没想到的是,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因为战争的原因,老舍甚至不知道《宇宙风》杂志什么时候停刊,所以也不知道小说到底有没有连载完。抗战爆发后,《宇宙风》杂志搬到广州,出了《骆驼祥子》的单行本,但是据说刚印好,广州也沦陷了,《骆驼祥子》也因此没能和读者见面。

不管作品的命运如何,《骆驼祥子》给了老舍成为一个职业作家的信心。这是年,国家、民族紧张激荡、战火纷飞的一年。接下来的八年,倾巢之下风雨飘荡,是国家、民族,也许也是老舍那时为止最艰难的八年。

抗战结束后,年,在费正清的奔走下,为加强中美文化交流,美国邀请了两位有影响的中国作家去美国交流,就是老舍和曹禺。曾有记者问及老舍对这一年访美活动有什么感想,老舍笑说自己是去放青儿,意思是像骆驼,春天去张家口外吃青草、换毛,马上就会回来。尚未出发的老舍这个时候并没有想在美国多停留,但是一年后曹禺启程回国,而老舍则选择了继续留在美国,边交流边写作,一直到年。

人生有太多的事情想不到,年老舍50岁,远在美国的他,这时候再次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留在美国,远走台湾,去英国教书,还是回到自己生长的故乡北京?

2

回还是不回?这是个问题!

年6月,新中国成立之前,北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艺界工作者代表大会,国家领导人周恩来会后向会议主席团成员表达了要邀请老舍归国的意思。于是有了后面的动作,包括郭沫若、茅盾、周扬、丁玲等二十来人联名写信给远在纽约的老舍,邀请他回国。并不是等到这些老朋友邀请,老舍才开始思考要不要回国的问题。他年出发去美国的时候,签证本来只有一年,后来因为版权、文化交流等原因,一再改签,从年3月乘坐运输船“史各脱将*”号航行十七天抵达美国,到年收到国内的来信,老舍在美国已经停留了整整三年多。这三年异域他乡的生活老舍到底过得怎么样呢?他在美国的朋友赛珍珠女士曾经说,老舍在美国三年,对美国的生活并不是很融入。老舍自己也曾经不止一次感叹:想家,想回国。

他当时还有一个选择是去英国,我们知道老舍年轻的时候曾经去英国教书,现在又接到学校的邀约。但是老舍不想去,他心里清楚:英国好的是国家安定,社会稳定,但是其他对他都没有吸引力。

这个时候共产*和国民*的人才大战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老舍接到国内好友的来信时,也同时接到了去到台湾的好友吴延环的来信,他也向老舍发出邀请,并承诺可以解决举家生活问题,保证去到台湾之后还可以继续从事他喜欢的文学创作。

在人生关键的岔路口,回还是不回,老舍感叹说:一切都不容易决定,茫茫如丧家之犬!

如果自己想回家,又有国内盛情的邀请,那么为什么不回呢?老舍在犹豫什么呢?老舍本身是一个小心谨慎、隐忍、保守的人,老舍的担心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他曾经的创作,他担心会因文惹祸;另外,就是他在美国的经历,他想得比较多,他内心本能的不安。

先说他的创作,年,老舍发表了一个寓言作品,叫《猫城记》。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老舍的这个作品,很正常,因为这个作品对当时的执**国民*和在野*共产*都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是一个注定不讨喜的作品。

《猫城记》讲的是一个人乘坐飞船去往火星,结果机毁人亡,他侥幸活了下来,但是降落到一个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所在,这个地方的居民都是猫人——长着猫的面孔的外星人。这不是一个科幻作品,而是一则寓言,主人公所降落的这个陌生的地方,就是当时的中国。在小说中,没有*派倾向的老舍写到了他对这个国家的观感,对比如马祖大仙、大家夫斯基哄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汉学史家史景迁曾评论此事,说:“对于一个曾著书辛辣嘲讽‘大家夫斯基主义’,并明确认为激进革命者善耍手腕的人来说,决定回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就是说,史景迁也认可,老舍在年决定回国,其中一个很大的障碍是他曾经写过的这个作品《猫城记》。

除了担心因文惹祸,老舍对于这个新生*权的疑虑还包括,他一向远离*治,但是现在看来,选择回国,意味着将来的生活一定会和*治脱不了关系。文人天生的敏感让他看到自己和新生*权的不协调。他抗战胜利后不合时宜的对内战问题的表态,还有后来的原子弹事件,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能看到,老舍的犹豫并不是多心。要不要回国?回国后会怎样?一定是老舍曾经左思右想、仔细权衡过的事情。

老舍最终决定回国。年10月老舍乘坐“威尔逊总统号”轮船离开旧金山,经檀香山、横滨、马尼拉到达香港,在香港大学短暂停留之后,于12月12日回到久别的故乡北京,这时距离他年离乡去美已经三年多。

回国之前老舍曾经跟自己的朋友说:“回国后要实行‘三不主义’,就是一,不谈*治;二,不开会;三,不演讲。”这是他做出回国决定时候的想法,回国,安安静静地进行自己的创作,再勿谈国事,不谈*治,但是在一个非常的时代,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自由很难实现。时代的潮流顾及不到个人的小小心愿,有些事老舍即便想到,自己心里也明白是镜中月水中花,不可能做到。

时间走到年8月23日,这一天是老舍病愈后回去上班的第一天,红卫兵把他拉到文庙批斗,被打到头破血流,之后又被拉回机关继续*打。这一天老舍被红卫兵*打、侮辱,不知道他想了什么,怎么度过这艰难的一天。第二天,年8月24日,他像往常一样和自己的孙子告别,然后在太平湖边静静地呆了一天,没有留下任何话。这是作家汪曾祺拟写的一段关于“老舍之死”的文章,名字叫《八月骄阳》:

园门口进来一个人:六十七八岁,戴着眼镜,一身干干净净的藏青制服,礼服呢千层底布鞋,拄着一根角把棕竹手杖,一看是个有身份的人。……这人走到靠近后湖的一张长椅旁边,坐下来,望着湖水。……张百顺回家吃了中饭。回来,那个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粉蝶儿、*蝴蝶乱飞。忽上,忽下。忽起,忽落。*蝴蝶,白蝴蝶。白蝴蝶,*蝴蝶……

天黑了。张百顺要回家了。那人还在椅子上坐着,望着湖水。

老舍在湖边坐了一天,生死存亡艰难抉择的一天,没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抗日战争爆发后,老舍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全面负责文协的领导事务。随着抗战的深入,老舍随文协一路南下一路逃亡,到武汉、重庆,后来日本偷袭重庆,危在旦夕。最艰难绝望的时候,老舍和身边的朋友曾经谈及过将来,万一重庆也沦陷,怎么办呢?老舍以他一贯云淡风轻的口味说,“跳江之计是句实谈,也是句实话。假若不幸敌人真攻进来,……不用再跑了,坐等为妙;嘉陵江又近又没盖儿!”

老舍不止一次说到过死亡,他也从不吝于给自己笔下的人物安排死亡的结局。没人知道被红卫兵*打、侮辱之后老舍内心的所想,我们或许能从他笔下的人物来走进他的内心:

这一个嘴巴,把他打得什么全不知道了。忽然的他变成了一块不会思索,没有感觉,不会动作的肉,木在了那里,他一生没有打过架,撒过野,他万想不到有朝一日他也会挨打。

他的诚实,守规矩,爱体面,他以为,就是他的钢盔铁甲,永远不会叫侮辱与手掌来到他的身边,现在,他挨了打,他什么也不是了,而只是那么立着的一块肉。

这是老舍写的小说《四世同堂》里,祁掌柜受到日本人的侮辱之后自杀前的感想。老舍在太平湖边坐了一天,我们不知道这一天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下面这段话是他给自己人物安排投河自杀结局时作为叙述者的旁白:

河水流得很快,好像已等他等得不耐烦,水发出一点点的声音仿佛向他低声的呼唤呢。很快的,他想起了一辈子的事情;很快的,他忘了一切。漂、漂、漂、他将漂到大海里去,自由、清凉、干净、快乐,而且洗净了他胸前的红字。

我希望这是这个世界留给作家老舍最后的感觉:自由、清凉、干净、快乐。关于老舍自杀的原因,众说纷纭,甚至有猜测说老舍不是自杀而是他杀。我还是认为,对于老舍而言,士可杀不可辱,这也许是最贴近老舍价值观的一种解释。为节气而自杀,看上去很愚昧,但是老舍说,愚昧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保持了自己的气节。在抗战胜利以后老舍曾经写过一篇散文,叫《痴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气节的看法:

谁知道这点气节有多大的用处呢?但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了民族的正气,我们宁贫死,病死,或被杀也不能轻易地丢失了它。在过去的八年中,我们把死看成生,把侵略者与威胁利诱都看成仇敌,就是为了那一点气节。我们似乎很愚蠢。但是世界上最良最善的事差不多都是傻人干出来的啊!

年,老舍自沉于太平湖,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他的墓碑上刻着这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3

老舍和京味儿文学

说完了老舍的两次人生选择,我想再说一说老舍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老舍是京味儿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全面呈现了20世纪30-50年代的北京风情。我们说,一个人成长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心境不同,会导致看城市的眼光也不同。比如游人来到北京,可能首先要去看的是长城、故宫、天安门,或者还包括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这是游人眼中的北京,首都的标志物;或者游人眼中的北京还包括后海的酒吧,三里屯的时尚青年和王府井的小吃。当然,游人的身份不同,需求不同,对北京的旅游期待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学生这个群体,旅游的项目里可能还会包含清华、北大这样的励志游项目。他们感兴趣的并不是北大的历史,不是五四大街上的北大,而是北大的现在,北大校园里穿梭的学生和老师,北大清华浓厚的学习氛围。这都是游人眼中的北京,是观光的对象,不是生活的地方。

我们去到一个城市,看待城市的眼光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我们的知识构成、成长经验等各方面的影响。摄影家来到城市,会注意到这个城市的光和影,植物学家来到北京,可能会注意到这个城市的植被;五六岁的小孩对于城市的期待可能主要是游乐场。每个人对城市的期待不尽相同,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那么老舍呢?北京对于别人而言,是首都,是文化中心,但是对于老舍,就是他出生、成长的故乡,所以他看待北京的方式和别的人不同。老舍一生走南闯北,年轻时去伦敦,后来辗转新加坡,回国后在济南、青岛、重庆各地辗转,抗战结束后又去了美国,老舍的创作也一直在变,早期受英国文学的影响,他树立了独树一帜的轻幽默风格,后来开始转向为人生的创作,也尝试在小说中进行国民性批判,批判不思进取的中国人。但是老舍的小说,一直没有变过的,唯一的主角是北京。哪怕是《二马》,老马和小马去了伦敦,我们也一眼就能识别,这是北京人。老舍开创了一种“京味儿文学”的写作风格。

京味儿文学首先体现在语言上。老舍《骆驼祥子》语言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口语化,口语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词汇方面,老舍吸收了很多方言、口语词汇。这是老舍明确的追求,将口语词汇引入写作,使得小说的地方性大大加强,在总体数量的控制下,不至于造成读者的阅读障碍,但是又能体现出浓浓的老北京风味儿。口语的第二个特点,体现在语法方面,就是短平快的句子结构和行文风格。

20世纪的现代文学从一开始就说要“我手写我口”,我怎么说就怎么写,但是具体到实践,一直遭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其语言的欧化,用鲁迅的话说是佶屈聱牙。这也能理解,所有的创新最初都是来自模仿,当现代文学宣布和古典文学分离,主动拉开和古典文学的距离时,他们离开了之乎者也的说话方式,并不知道“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应该怎么写,他们找到的借鉴对象是西方文学,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现代文学的写作被人揶揄是翻译文学。欧化的语言,其主要特色又表现在语法上。以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英语为例,英语的语法虽然和中文一样都是SVO结构,就是Subject+Verb+Object,都是主谓宾结构,但是英语习惯用各种定语从句、状语从句插入句子之中,形成了一个个冗长的、结构复杂的句子。

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第一代作家们一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时候也是如此,从语法上看,更类似英语的语法结构,而不是中文的。我们以鲁迅《伤逝》的开头一句话为例:

会馆里的被遗忘在偏僻里的破屋是这样地寂静和空虚。

这是小说的原文,我们读起来的时候其实不太符合中文的语法习惯。那么中文的语法习惯是怎么样的呢?我尝试着将这个句子改一下:

这是会馆里的一间破屋,位置有些偏僻,已经被人遗忘了。

通过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到中文语法的特点,或者说,口语语法的特点,就是短平快,由主谓宾和各种短语构成的短句子。老舍写作《骆驼祥子》过程中就有意运用了这种短平快的语法结构特点,使整个文章行文轻快、流畅: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

这是《骆驼祥子》小说的开头,老舍在小说开端明确了小说的风格,就是口语化。除了一些北京方言词汇的引用,比如“车口”,“车份儿”,这些老舍都特意用引号标明,提醒读者,另外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小说短平快的句子结构,读起来毫无阅读困难,所以老舍说自己的小说是可以朗诵的,就是不落实到文字,只是听,也不会增加理解的困难。

老舍写作的语言和五四以来的作家拉开了明显的距离,完全没有翻译气,他使用北京人日常生活语言进行写作,使得小说呈现出浓浓的京味儿,这是他被称之为京味儿小说的主要原因。

在和上海的对比中,也许我们更能看到老舍北平描写的独特之处。茅盾的小说《子夜》描写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记录了上海的华丽变身。这时的上海是资本家的乐园,在跑马场、舞厅、证券交易所,他看到的是阶级斗争,民族资本家、金融资本家,还有交际花,和困在工厂里等待揭竿而起的无产阶级工人们。那么北京呢?老舍出生在北京的底层,他笔下的北京没有皇城红墙,权力斗争,有的却是街巷、胡同、四合院,他用一种平民化的眼光观察并且记录下上世纪从传统乡镇到现代都市转型过程中的北平。

首先是胡同。胡同在北京的历史很长远,据说是蒙古时期就已经建立起来。但是老舍笔下的胡同和元蒙时期的胡同已经有所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弄堂一样,胡同的指向也是双重的,一方面,胡同代表了传统乡村社会的人情,一家有饭百家香,胡同里住的人家也有类似家人的亲情,有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关系,这种邻里关系当然也是双刃剑,带着古旧乡村文明的人情特点,好的是亲密,不好的是不尊重隐私;但是另一方面,胡同还是和乡村文明下的关系缔结方式不一样了:乡村文明下的关系以血缘缔结为主,张家村李家村,往上溯多少代,都是一族人。但是胡同就不一样了,今天来明天走,流动性增加了城市生活的不安定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多止于近邻,而不会有类似族人的组织和权威来介入私人生活。这是老舍记录下来的胡同里的人情关系。

除了胡同,《骆驼祥子》还写到了四合院。我们今天高不可攀动辄上亿的四合院,在老舍笔下是穷人聚集的地方。虎妞和祥子结婚后就在四合院租了个单间过日子,祥子也由此结识了一些拉车的朋友,包括命运凄苦的姑娘小福子。四合院最初的时候,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因此,也有人说,四合院是对传统儒家文化的致敬,是儒家文化的建筑语言。对内的封闭和对外的严谨,模拟了儒家文化牵儿携女的家庭序列。但是到20世纪30年代,北平也开始慢慢向都市化发展,我们看到的,祥子和虎妞居住的四合院里就居住着好几户人家,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四合院无法再保持一家人群居的功能,那四合院里住着的就可能是四五家甚至更多家。他们有的是以职业结缘,有的以关系结缘,但是已经很少是纯粹的血缘聚集了。所以四合院也是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的中间形态,一端联系的古旧乡镇的家国文化,一端联系的是飞速变化的都市形态。

作为京味儿文学的代表作家,老舍如实地记录下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城市化的过程。这是一个值得我们铭记的作家,他无意中用文学的方式记录了一个城市的变换。老舍之后的京味儿文学的作家传人们,依然在描写老北京的风情,老北京人的故事,比如邓友梅、刘心武、汪曾祺等。这些作家在20世纪80年代讲述北京的故事,侧重于从老北京建筑,比如四合院、大杂院等,表现北京的日常生活,热衷于从文化的角度展示北京的民风民俗,这种平民化的都市眼光审美上和老舍的京味儿文学呈现出一致性。

到上世纪80年代,一个作家横空出世,成为文坛的异端。他的小说也被称之为京味儿小说,但是和传统不苟取、不毋得、一辈子小心谨慎、保守的老北京人不同,他小说中的北京人,一身顽主的气质,没什么正事,在大街上游走,语言也不再是平心静气的老北京语言,*治语言和生活粗口交织,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京味儿,这就是自称自己不是作家,只是码字儿的王朔。王朔的顽主们是和老舍笔下的北京人完全不同的一群人。顽主们是曾经的大院子弟,但是被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迅速抛弃,于是以无信仰去抵御信仰,引用*治话语去调侃和对抗生活中的*治,以消解崇高与颠覆那些所谓的神圣价值。不管从哪种意义上否定或者批判王朔,和老舍不同的是,他给朴实、平和的京味儿文学带来了新的特色,拓宽了京味儿文学的道路。而且,他准确地抓住了年以后北京城市的特点,从古老的帝都到新中国的首都,北京城市、北京人的变化被他准确地呈现出来。

虽然王朔也是在写北京,但是他笔下的北京人和北京城呈现出和老舍、刘心武笔下的北京人、北京城完全不同的审美特质。我们简单作结的话,老舍笔下的城市是北平,而王朔写到的是北京。王朔创作最丰的时候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但是大院子弟和*治语言让他的北京停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

之后有一个作家准确地描绘了他印象中的北京,不同于老舍的北平和王朔*治化的北京,这个作家写到了他的出生、成长之地,混乱、污浊却生机勃勃的北京。这个作家就是冯唐。从《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冯唐写到了他的故乡北京,广渠门外一个叫垂杨柳的地方,到后来《万物生长》,《北京北京》,冯唐写到了他的大学,医院,北京。冯唐笔下的北京不同于老舍笔下的北平,典雅、端庄,也不同于顽主们笔下的我是流氓我怕谁,有一种自信在,冯唐笔下的北京像发育期的少年,总是处于一种慌乱的生长中,生活的城市不再让人信赖,却处处让人焦虑,不安。冯唐笔下的北京城市书写表现出一种和世界接轨的现代性体验,虽然是在写北京,不过我们已经不太用京味儿文学来命名。我们的城市越来趋同,我们的体验也开始和世界接轨。

从老舍到王朔,再到冯唐,城市无言,但是这些作家让我们看到、感受到北京这个城市的生长、变化。

好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今天我们先认识了一个北京人,作家老舍。通过他人生的两次选择,我们感受到作家的严谨、认真,和大时代中个人的坚持与无奈,我们感受了以老舍为代表的第一代京味儿文学的特点,感谢老舍记录下我们只听过没见过的北平。我觉得认识一个城市有很多种方式,去旅行,享受当地的美食和美景是一种方式,而读书,从书中认识这个城市的人和风情,也是一种方式。关于北京这个城市,我一直认为,通过老舍这个人和老舍的小说来认识北京,可能是最符合这个城市的方式。

下周我们要一起读的小说是沈从文的《边城》。一个十五六岁就离开家乡,在八十多岁却依然坚称自己是湘西人的作家,他描写的湘西到底有什么魅力呢?我们下周一起通过小说来感受吧。

好的,戴老师和我们一起,从人生选择的角度对作家老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老舍的两次人生选择,反映的是一个作家和大时代的关系、个人命运和时代洪流之间产生的张力。让后人无限感慨。

同时,戴老师带我们了解了老舍开创的“京味儿文学”的特点,老舍用自己的笔,给我们写下了那个年代的北平。这之后,王朔和冯唐对北京的书写,算是对老舍精神上延续和继承。

戴老师认为,通过对老舍和老舍的作品来认识北京,可能是符合这座城市的方式。

一个人,一部作品,一座城。

谢谢戴老师!让我们从多维角度来理解文学作品。

原标题:《读道FM11

老舍为什么不做斜杠青年?》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道FM老舍为什么不做斜杠青年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