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记者彭扬)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日前在《中国金融》上撰文指出,金融业综合统计是国家金融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提前完成阶段性发展目标,实现金融业综合统计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为有效监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提高服务效率提供了关键信息,为前瞻性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提供了信息支持,为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提供了评估依据。
“近年来,在做好宏观总量统计,服务好金融宏观调控的同时,金融统计也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持续做好并不断完善信贷*策统计,以提高信贷*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阮健弘表示,一方面,对现有的中长期贷款按实际投向统计、贷款按企业分类统计、三农贷款专项统计进行不断完善,以增强信贷*策与产业*策的配合,支持做好对小微企业、涉农主体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根据信贷*策的需要,建立全口径房地产融资统计,全面反映房地产融资情况;建立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专项统计制度,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在弥补金融创新业务统计的短板,服务金融风险防控方面,阮健弘说,针对金融统计对创新业务统计监测不足,部分金融活动游离于金融统计体系之外,金融风险监测存在短板的情况,*的十八大以来,金融业综合统计开展一系列统计活动,弥补统计短板。一是建立金融机构资管产品统计制度。全面有效监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产品,反映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发现金融风险的传染性、实现资金链条的穿透性。二是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统计制度。重点统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之间、内部机构之间、内部机构与外部机构之间的交易和风险,全方位统计监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三是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统计制度。全面统计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的股权关系。统计金融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各子公司之间的金融活动,以反映金融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及风险。四是建立地方金融组织统计制度。人民银行会同相关管理部门制定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区域性股权市场、典当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互联网金融机构等的统计制度,填补统计空白。
此外,阮健弘表示,大数据技术助力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融合应用迈上新台阶。人民银行高度重视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在提升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实用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用好用实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迅速将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关联和分析挖掘,有效提炼数据信息价值,将国家金融基础数据库融合应用推向新高度,为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有效性提供关键信息支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