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业行家,事实说话。
欢迎留言,如果认同,请传播正能量。
正如行家最新的视频报道,今年上半年浙商资管一家就收到了11份监管罚单,在证券行业堪称“领袖群伦”。
五大违规
据行家不完全统计,年上半年,监管部门至少对59家券商出具了份罚单。其中,浙江证监局对浙商证券旗下的浙商资管(全称: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责任人员,连续下发了11份罚单。
年1月11日,浙江证监局发布《关于对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限制业务活动、责令处分有关人员措施的决定》,点名这家知名券商资管存在五大违规行为。
据这份据浙江证监局于今年1月11日公开披露的监管函,浙商资管存在五项违规。
一是对具有相同特征的同一投资品种采用的估值技术不一致。
二是对产品持有的违约资产估值不合理,也未按规定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且其中部分集合产品持续开放申购、赎回。
三是投资交易管理存在缺失。交易员及投资经理在交易时间通过个人手机接听电话,权益交易室摄像监控未覆盖全面。个别权益交易员在公共办公区域进行股票交易、拥有查看固定收益交易执行权限。
四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司内部制度允许向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低于产品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销售私募资产管理计划。
五是合规人员配备不足。未设置专职合规人员负责债券交易合规管理,未向异地债券交易部门派驻合规人员。
根据相关会议决议、产品合同和公告、公司报告、现场检查事实确认书、当事人询问笔录等证据,浙江证监局认定,上述行为反映出浙商资管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经营管理混乱等问题。
三项处罚
监管函特别提及,浙商资管时任分管相关固定收益投资业务的高管盛建龙、楼小平,时任固定收益事业总部、私募固定收益投资部负责人陈国辉,相关产品时任投资主办人(投资经理)赵娜、郭翔、夏*、张少辉、吕晓威、王彦对相关违规行为负有相应责任。
为此,浙江证监局对浙商资管采取三项监管措施:
其一,责令改正。要求浙商资管对资管业务进行全面深入整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和严格落实内控制度。
其二,暂停业务。暂停浙商资管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
三、责令问责。要求浙商资管依照相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处分与问责,并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书面报告。
全数问责
同一天,浙江证监局还有10份罚单——
细看之下,其中9份分别约谈前述监管函中提及的分管高管、部门负责人和投资主办人。还有一份针对时任合规总监方斌,因“合规人员配备不足,未设置专职合规人员负责债券交易合规管理,未向异地债券交易部门派驻合规人员”,浙江证监局对其采取出具监管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要知道,浙商资管目前仅有3名高管:董事长兼总经理盛建龙,常务副总经理兼董秘楼小平,合规总监方斌,均“榜上有名”。看这架势,监管部门是将浙商资管管理层及骨干人员“一网打尽”了。
行家查看了中证协从业人员信息,10位责任人名下各有1条诚信记录。除赵娜女士和吕晓威在年相继“跳槽同行”外,其余受罚人员目前仍在浙商资管任职。
考虑到浙商资管目前的从业人员也不过名,这一次集中处罚,或许是“伤筋动骨”。
整改进展
据浙江证监局签发于今年3月23日的年报,针对浙商资管前述行*监管措施涉及的问题,已制定整改计划完成整改,并向浙江证监局报送了整改报告。
据企查查统计,浙商资管近年来共有36份涉案文书,涉诉总额为4,万元。从公开判决来看,浙商资管涉及刚泰集团、天马轴承、中信国安、东旭光电、华阳经贸等“雷区”。
还有一份“不详”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浙商资管作为原告,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简称:浦东法院)起诉赵娜女士,但在审理过程中主动撤诉。
业绩表现
由于年上半年数据暂未披露,行家查看了浙商资管母公司浙商证券年度和年一季度财报。
年,浙商证券营业收入.18亿元,净利润21.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36%和34.94%。资产管理业务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16.34%,这一增速在五类主营业务中排名第四。
据中证协统计,全行业资管业务合计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4.36%。显然,浙商证券的资管业务未能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年一季度,浙商证券资管业务的表现极为“生猛”:揽收1.17亿元,同比激增65.25%。而一季度浙商证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幅分别为-3.92%和-23.19%。
那么,浙商资管暂停私募资管备案半年,是否会体现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中?行家对浙商证券的中报有了新的期待。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