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财料》宁财臣
紫光重组局中,赵伟国和李滨正是其中的两大男主角,正在上演一出精彩的商战情感剧。一个是曾经气势如虹的并购之王,口若悬河,爱吹好斗,如今以妥协告终;一个貌似低调,人狠话不多,一掷千金,如今正在为上百亿的重组资金四处奔波,成为全中国最缺钱的男人。
时间在前行,人心在变化,其中的核心资产的价值也在悄然变化,正在棋局中的人往往看不清终点。当然棋局终了,所谓的输赢也不再重要!
年的最后几天,经历纷争的紫光集团重整计划,在第二次债权会上获得债权人审议通过,持续5个月的重整风波至此将划上句号。
而作为最终中标战投方的核心人物——李滨,则保持一贯低调的风格,关于他的报道和公开声音并不多,但对于此次紫光近亿的重组,据接近李滨的人士透露,目前正在到处寻找资金,无疑正是当下中国最缺钱的男人。
为何智路建广联合体和其它国资纷纷入局,意欲借此重整将紫光的资产收入囊中,最主要原因是看中其优质资产,紫光集团曾将大量的资金,投资到通用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多数资产聚焦于半导体产业,代表着中国未来产业升级发展的方向。
这也是此前第二大股东赵伟国一度反击发难的重点,他逐项列出了紫光核心资产价值,并公开声明称引入战投的重整方案,涉嫌.19亿国有资产流失。
健坤集团与管理人对核心资产的估值
(来源:健坤集团公开资料)
国有资产到底有没有流失?先来看管理人对紫光集团资产价值的判断,根据重整草案,紫光集团等7家重整企业资产估值亿元,负债估值亿元,净资产-亿元,整体资不抵债。
在紫光的商业版图中,紫光展锐、紫光国微是芯片设计主要板块,长江存储在闪存芯片设计和制造上一枝独秀,紫光股份是云网板块的核心主体,ICT及系统产品是新华三和紫光西部数据,芯片封装资产是控股宏茂微电和矽品科技,紫光联盛((Linxens))主要是微连接器和RFID天线领域。
紫光集团旗下控股公司结构
(来源:公开资料)
紫光集团的整个体系比较庞杂,主要的核心资产梳理如下:
▎紫光展锐是全球第三大面向公开市场手机芯片设计企业,产品有2G/3G/4G到5G移动通信基带芯片、AIoT芯片、射频前端芯片、无线连接芯片,近几年具有代表性的芯片是春藤、虎贲T/T芯片,最新6nm工艺唐古拉T/T进入市场客户开始量产,展锐是华为荣耀、传音的主要供应商。
▎长江存储是国内唯一3DNAND闪存设计制造IDM企业,自主创新Xtacking架构64层3DNAND闪存已正式量产,年出品了首款层QLC3DNAND闪存,代表了国内目前最高技术水平,属于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的第一梯队。
▎紫光国微是旗下唯一一家芯片上市公司,在安全芯片、SIM卡、FPGA具有竞争力,子公司紫光同创新一代Logos-2系列高性价比FPGA(可编程门阵列)产品实力不俗。
▎紫光联盛是法国立联信公司(Linxens),年7月完成收购,公司在微连接器和RFID天线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70%,核心关键技术在高端显示的柔性封装、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紫光股份是云网板块的核心主体,自年收购新华三,以及旗下紫光软件、紫光数码的剩余股权,业绩一路上涨,在云网领域的能力处在国内ICT行业的前列,核心子公司新华三,能够提供云计算所需的全系列基础设施产品。
一位券商半导体行业首席分析师认为,如果简单计算紫光整体价值,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目前市值亿,紫光国微()目前市值亿,紫光展锐Pre-IPO轮估值亿,长江存储估值亿,即使将集团股权占比考虑进去,整体打包资产仍是物有所值。
在这些早年并购的资产中,对紫光展锐的争议最多,紫光集团在年以17.8亿美元收购展讯通信,6个月后又以9.1亿美元收购锐迪科,然后将两家企业合并,但并没有完全整合消化,随之而来的管理团队分歧,导致锐迪科大量研发骨干成员离开。
出走的锐迪科核心成员开枝散叶,在各个领域脱颖而出,包括最近刚刚上市的手机SoC厂商翱捷科技、做蓝牙耳机的恒玄科技、做云端AI芯片的燧原科技、做射频芯片的昂瑞微、及射频芯片的三伍微等。
原董事长李力游在年离开后,紫光展锐经历了核心人员流失的动荡时期,直到楚庆担任展锐联席CEO。但紫光展锐的最大问题,还是管理和人才的问题,很多业内人士都有一个看法,楚庆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备受诟病,并不是最合适的领导人选。
前述接近紫光集团的机构投资人认为:紫光展锐现在换谁来可能都搞不定,整合磨合过程拖太久,虽然一些关键的人还在,但以前厉害的核心人物都已离开,内卷和争斗太多。更有甚者,前述半导体行业首席分析师认为紫光展锐本来发展就很弱,换个掌舵人感觉又被折腾补刀,已近崩盘。
另外一块优质资产长江存储,预计今年公司产品将占据全球闪存市场8%的份额,但后续还需要不断巨量资金投入。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科技理想可以很丰满,但是商业现实却往往很骨感,半导体行业投入高,回报周期长,行业赚快钱的机会很少。
年紫光境内外债券接连出现违约,国内徽商银行于年7月向法院申请对其破产重整,原因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据一位接近紫光集团的机构投资人表示,紫光的资金困难是一时的,和一些地方政府投建的最烧钱项目,是地方政府愿意支持的产业方向,如果能撑一撑熬过去是有机会的。
即使走上破产重整之路,紫光的家底还在,旗下不少核心资产具备很强吸引力,或者在芯片领域具高度代表性,因此引来了国内知名产投和财团的角逐。
在年10月18日发出公告后,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时,有七家战略投资人参与:广东恒健、北京电控、锡产业发展集团、浙江省国资和阿里巴巴、北京智路建广联合体、中国电子、武岳峰、上海国盛,均为国资背景,最终浙江省国资和阿里巴巴联合体、智路建广联合体进入最后一轮竞标。
对于浙江省国资和阿里巴巴联合体,更多是站在帮助国家“分忧解难”的立场来参与,因为互联网公司要挺进做实业、做硬件才是正确道路,且合并后在云计算和半导体业务上会形成协同效应。
但与智路建广联合体相比,阿里巴巴更侧重芯片设计等轻资产运行,半导体行业整合经验,管理芯片工厂经验都比较少,同时紫光集团涉及大量芯片和ICT硬件产品生产制造,很多客户还是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
因此智路建广更胜一筹,最终阿里巴巴出局。
有国资背景参与其中,业界认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重组过程中“国资流失”的风险。在确定最终战略投资人过程中,赵伟国曾连续“炮轰”,“十问”、“新十问”、声明、发出公开检举信,否认资不抵债,认为重组方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质疑智路建广的管理规模、战投资格。
一个硬币要分两面来看,紫光集团的优质资产,聚焦于半导体产业,是非常稀缺的,而另一面却是在产业前途尚未清晰下,不断要追加的持续投入,之所以大股东清华控股愿意接受零对价,公告拟无偿划转%股权给四川能投,或许是这个原因。
在公开的检举信中,赵伟国一是认为紫光集团有亿资产,仅有多亿债务,健坤集团和清华控股不该零对价出局,在重整中无偿出让所有股权;二是重整费用高达18.5亿元,由于紫光管理工作组在原单位拿薪酬,健坤集团认为亿重整给付18.5亿是天价。
赵伟国公开检举信
(来源:公开资料)
既有道德层面的指责,也有价值方面的质疑,无论其说法合不合理,有没有利用信息不对称“带节奏”。在12月29日最终的债务重组决议上,赵伟国投下了同意票,以妥协收场。
重组之后,另一个起点
在披露的整体重整投资方案中,智路建广联合体、长城资产、珠海华发和河北产投,通过战投收购平台现金出资亿元,承接重整后紫光%股权,其中长江存储资产单独划分,由湖北科投现金出资51亿元收购全部权益和资产,并承接其担保责任。同时还对紫光旗下核心板块列出详尽的规划方案,推动具有上市潜力子公司的上市工作。
对于初步审查确定.82亿元债权,重整设计了三种方案:一是现金+股票+三年留债,二是现金+股票+五年留债,三是现金+八年留债,股票主要来自紫光股份、紫光国微、学大教育等上市公司,大多数债权人选择第一种方案。
尘埃落地,对于智路建广联合体,不仅要解决上千亿元债务问题,完成募资,还要面临解决整合公司资产,管理团队的问题。
年新年伊始,1月11日李滨以中关村融信联盟理事长的身份,在